人工智能專業是我國高校人才計劃設立的專業,專業代碼080717T,專業層次本科,學科門類工學,專業類別電子信息類,修學年限四年K8凱發,授予學位工學學士。人工智能專業旨在培養人工智能產業的研究型、應用型人才,推動人工智能一級學科建設。2018年4月,教育部研究制定《高等學校引領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並研究設立了人工智能專業,進一步完善我國高校人工智能學科體系。
迄今為止,我國共有345所普通高校成功申報人工智能本科專業。2021年教育部公布全國130所普通高校成功申報“人工智能”本科專業,2020年全國180所普通高校成功申報“人工智能”本科專業,2019年全國35所普通高校成功申報“人工智能”本科專業。我國高校人工智能教育工作全面開花,穩步推進。但總體而言,我國高校人工智能專業建設起步晚,底子簿,目前佔全國高校總量比例仍然較小,我國高校人工智能專業本科教育處于起步和發展階段。
為了全面反映我國高校人工智能(本科)教育教學總體規模、行業地區分布狀況及發展水平,促進高校人工智能教育事業健康、持續發展,2021年3月~4月K8凱發,全國高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創新聯盟針對全國已經開辦、正在開辦、即將開辦人工智能專業的345所普通高校進行調研,調研範圍包括高校自身的品牌影響力、人工智能專業師資力量建設情況、人才培養方案和目標、課程體系建設情況、專業教材開發與師資力量情況、人工智能實驗室建設與運行情況、教學成果、人工智能實訓基地服務能力、教師接受人工智能知識培訓的人數與次數、舉辦人工智能活動的次數及規格規模等十個方面,結合上述因素對高校人工智能專業教育教學實力進行綜合打分、抽樣調研四道口電影院,並最終以“排行榜”的形式向社會公布調研結果,以此服務國家人工智能戰略,引領高校人工智能專業發展。
本次調研本著“公開、公平、公正”原則,根據媒體公開報道資料及問卷調查反饋,將當前高校人工智能專業教育教學總體實力分為四類:A類、B類、C類、D類。同時,每類分為三檔,其中,A類三檔包括:A+類、A類、A-類;B類三檔包括:B+類、B類、B-類;C類三檔包括:C+類、C類、C-類;D類三檔包括:D+類四道口電影院、D類、D-類。
“A類”表示人工智能專業教育教學綜合實力總體水平位居全國高校之首。從排名情況來看,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浙江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京大學分別排在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于2020年6月28日在李兆基科技大樓揭牌成立,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鈸出任首任院長。2021年,清華大學成功申報人工智能本科專業。清華大學的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內在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中國科學院大學于2021年成功申報人工智能本科專業,該人工智能專業建設依託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在人工智能領域具有強大的研究實力和人才資源背景。2017年5月,中國科學院大學成立人工智能技術學院。這是我國人工智能技術領域首個全面開展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學院。該學院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牽頭成立;浙江大學是國內最早研究人工智能的高校之一,在1978年就開始了人工智能領域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在1981年創建了人工智能研究所。經過近40年的發展,浙江大學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歷史性突破與創新性成果,在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具有鮮明特色與顯著優勢,2020年經教育部批準成功開辦人工智能專業。浙江大學積極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列入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科技項目,浙江大學潘雲鶴院士(浙江大學原校長)受聘為新一代人工智能(AI2.0)規劃建議研究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咨詢委員會(項目專家委員會)組長,持續將為人工智能的創新發展提供戰略性決策咨詢意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該專業依託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的學科優勢,利用在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領域的研究基礎和師資力量,旨在培養以“智能+信息處理”為特色的專業人才。以培養智能算法設計、類腦感知與計算等領域的創新人才為主要方向,在人才培養的探索和創新道路上,已經建立了完整的教學體系。南京大學于2018年3月5日下文正式成立人工智能學院,2019年經教育部批準成功申報人工智能本科專業。南京大學致力于建設一流的人工智能基礎研究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打造人工智能學科高峰,以自身實踐探索人工智能內涵式發展新道路,形成“基礎研究”、“人才培養”、“產業創新”協同發展態勢,建成國際一流的學術重鎮和人才高地。形成了一支以週志華教授為首的在人工智能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優勢團隊K8凱發。其中還 包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蘭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同濟大學、吉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四道口電影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南大學、東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湖南大學、雲南大學 等 全國100所高校。
“B類”表示人工智能教育教學綜合實力總體水平位居全國高校第二,包括:河北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北京建築大學、曲阜師範大學、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江西理工大學、沈陽大學、長春大學、大連交通大學、上海海事大學、長春師範大學、中原工學院、南京工業大學、浙江財經大學、安徽工業大學、東華理工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安徽財經大學、福州大學、安徽理工大學、閩南師範大學、華東交通大學、江西師範大學、山西師範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河南工業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河南師範大學、武漢工程大學、武漢紡織大學、河北師範大學、河南農業大學、安徽師範大學、廣東工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安徽信息工程學院、湖南工業大學、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等全國105所高校。
“C類”表示人工智能教育教學綜合實力總體水平位居全國高校第三,包括河北金融學院、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四道口電影院、滄州交通學院、呂梁學院、吉林工商學院、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長春財經學院、長春建築學院、哈爾濱信息工程學院、黑龍江工程學院、淮陰工學院、徐州工程學院、南通理工學院、無錫太湖學院、宿遷學院、衢州學院、淮南師範學院、集美大學、南昌理工學院、泰山學院、棗莊學院、山東工商學院、煙台理工學院、青島工學院、齊魯師範學院、山東農業工程學院、洛陽師範學院、商丘師範學院、新鄉學院K8凱發、河南工學院、安陽工學院、河南工程學院四道口電影院、南陽理工學院、信陽學院、黃岡師範學院等全國75所高校。
“D類”表示人工智能教育教學綜合實力總體水平位居全國第四,包括玉溪師範學院、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四川大學錦江學院、遼寧科技學院、四川大學錦城學院、楚雄師範學院、雲南經濟管理學院、上海師範大學天華學院、沈陽工程學院、黔南民族師範學院、河北外國語學院、沈陽城市學院、河北民族師範學院、長春大學旅遊學院、寧波工程學院、鹽城工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濱江學院、安徽師範大學皖江學、浙江科技學院、馬鞍山學院等全國65所高校。
本次調研本著“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對全國215所開辦人工智能方向的高校進行調研。這是迄今為止,針對人工智能專業學科調查內容最全、規模最大、覆蓋高校數量最多的排行榜,在年度會議上,將對上榜部分院校以及在人工智能教育教學領域取得一定成績和科研成果的院校頒發榮譽證書,樹立行業標桿,促進專業發展、鼓勵學科創新。
全國高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創新聯盟(簡稱:聯盟)是由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南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重慶郵電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海豚大數據科技等全國54家高校、企業共同發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正式成立。迄今為止,聯盟發展會員300多家, 覆蓋全國20多個省市。聯盟由一批積極投身于“智能科學與技術、大數據、區塊鏈”教育事業的高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自願組成的公益性、全國性學術團體和服務平台。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良擔任聯盟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擔任聯盟理事長。聯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國家網信辦等政府部門行政管理和業務指導。聯盟主要工作是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加盟微信)
全國高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創新聯盟區塊鏈專委會(簡稱:高校區塊鏈專委會),是由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四道口電影院、西南財經大學、北京交通大學、鄭州大學、貴州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山西農業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陝西師範大學、眾享比特、中國網安、海豚大數據科技等全國40多家高校、企業和機構共同發起,于2019年12月7日在廣東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發展高校及企業會員50多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陳純擔任高校區塊鏈專委會名譽顧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數字社會與區塊鏈實驗室主任蔡維德教授擔任高校區塊鏈專委會名譽主任;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區塊鏈中心主任陳鐘教授擔任高校區塊鏈專委會主任。高校區塊鏈專委會主要工作是促進高校區塊鏈教育,為高校區塊鏈專業建設及學科發展提供專家咨詢服務。
全國高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創新聯盟新商科專委會(簡稱:高校新商科專委會),是由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京石油化工學院、北京工商大學、北京語言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廣西科技大學、河北金融學院、天津財經大學、北京物資學院、西藏民族大學K8凱發、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北京聯合大學、北京經貿職業學院、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北京中雲國創、海豚大數據科技等全國20多家高校、企業和機構共同發起,于2019年6月28日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正式成立。目前發展高校及企業會員100多家。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擔任高校新商科專委會主任。高校新商科專委會主要工作是促進高校新商科教育、推動高校新商科專業建設及學科發展,為新商科教育提供專家咨詢服務。
版權聲明:轉載文章和圖片均來自公開網絡,推送文章除非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注明作者和來源。如果出處有誤或侵犯到原作者權益,請與我們聯系刪除或授權事宜
《匯編》(2021版)大16開本精裝,共七個篇章,1150頁,130萬字。首次收錄全國162家高校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學院(專業)基本信息、辦學特色、師資力量、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實驗室建設等多項內容。71位專家麻辣點評,直面問題。《匯編》極具收藏價值。
《匯編》(2020版)大16開本精裝,共七個篇章,1111頁,125萬字。首次收錄全國156家高校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學院(專業)基本信息、辦學特色、師資力量、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實驗室建設等多項內容。58位專家麻辣點評,直面問題。《匯編》極具收藏價值。
《賦能實驗室》匯編出爐!首批推介18家企業解決方案助力高校,33位專家麻辣點評。歡迎咨詢(微信liyuemeng2014)
《賦能人工智能教育》全書約40萬字,第一次集中反映了我國215所高校校長的人工智能專業人才培養理念及學科建設方案。歡迎咨詢(微信liyuemeng2014)
全國高校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創新聯盟積極組織材料、牽頭編制了《全國重點高校發展規劃與信息化建設報告》(2016~2020)(簡稱:報告,150萬字,75所重點高校)
全國高校新增本科專業名單大全,615頁,是業界第一本全面匯總普通高等學校新增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黃頁”K8凱發,全面反映2010年~2019年,我國普通高校新增專業名稱及專業調整方向。凱發K8旗艦廳,電子工程。凱發k8官網首頁,凱發K8國際國家建設!凱發k8首頁。凱發K8國際官網,